空動超入門#8 機翼的橫切面—翼形(Airfoil)

上一篇詳細介紹了任何形狀的物件,如何透過「轉動」空氣來產生升力。

可是如果我們從側面觀察任何飛機的機翼,似乎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形狀(Shape):

這一類型的2D形狀,稱為翼形(Airfoil)。而機翼(Wing)則是由無數個2D翼形組合而成的3D立體。

經過中小學數學課的洗禮,我們都知道2D的問題比3D容易計算很多。所以這一篇會先談及跟2D翼形相關的基本概念,以及工程師是如何算出一個翼形的「效率」— 能夠產生多少升力和阻力。在之後的文章,我們才考慮3D機翼的問題。

目錄

  1. 跟翼形相關的用語 (Airfoil Glossary)
  2. 翼形和升力和阻力 (Airfoil and Lift and Drag)
  3. 翼形的升力和阻力計算 (2D Lift and Drag Calculations)

跟翼形相關的用語 (Airfoil Glossary)

相對氣流 (Relative Airflow, RAF)

在上一篇薯仔已經不斷反複強調相對氣流(Relative Airflow,簡稱RAF)這個概念:氣流相對於機翼移動的方向。氣流不一定從「正前方」吹來,有機會在斜上方(爬升時),也可以在斜下方(下降時)。而這個氣流的速度,稱作相對風速(Relative wind velocity, 𝝂)。


翼形的各部份的名稱
  • 前緣 (Leading Edge, LE) ⇒ 翼形最前端的一點
  • 後緣 (Trailing Edge TE) ⇒ 翼形最尾端的一點
  • 翼弦 (Chord, c) ⇒ 由前緣(LE)拉一條直線到後緣(TE),線的總長度
  • 中弧線 (Mean Camber Line) ⇒ 上下表面距離均等的中線
  • 弧度 (Camber) ⇒ 翼弦和中弧線之間的最大距離
  • 厚度 (Thickness, t) ⇒ 上下表面之間的最大距離

將厚度t除以翼弦c,結果少於0.12的話,可以算作「薄翼形」(Thin Airfoil),套用一些(我們這個系列不用在乎的)數學理論。實際應用上,大部份飛機型號的機翼都採用薄翼形。


攻角 (Angle of Attack,簡稱AOA,數學符號為α)

非常、極度重要的一個角度,指相對氣流(RAF)和翼弦之間的夾角。緊記相對氣流和機身前進的方向(和姿態Attitude)並無必然關係,一架飛機「向上抬頭」不一定代表攻角為正數!


入射角/裝置角 (Angle of Incidence)

入射角/裝置角(Angle of Incidence)指翼弦和機身縱軸線(longitudinal axis)之間的夾角。這個角度在設計時已經定好,大多為數度到十多度左右。

一架飛機在平飛時,可能要保持5到10度的攻角,結果機頭「抬起」比機尾更高;可憐的機艙服務員就要推著餐車,從機尾的廚房一直向上「爬坡」去送餐。這了減輕傾斜的情況,飛機在設計時會加上裝置角去抵消部分攻角,減輕「坡度」。(例如平飛攻角為+5º,裝置角為+3º,飛機內便只會有5-3=2º的向上傾斜)


壓力中心 (Center of Pressure, Cp)

這裡的CP不是指性價比(Cost-Performance ratio),也不是同人文化中的人物配對(Character Pairing)。

上一篇提及過,將整個翼面受到的壓力加總,就會形式一個「力」,可以再拆分為升力和阻力。而這個「壓力總和」的所在位置,就是壓力中心(Center of Pressure, Cp)。

[關於壓力箭號的指向]

細心的讀者可能留意到,上一篇文章中的升力產生原理中,在上翼面和下翼面的空氣壓力都是從外到內指向翼面的。

可是在上圖,在上翼面的壓力卻從內到外指出。是畫錯了嗎?不是。

上一篇文章針對的不只是翼形,而是任何形狀的物件,因此採用通用的考慮方式,假設空氣壓力「拖加」在物件表面上,所以箭號是指向物件內側。

然而對於所有翼形,上翼面的壓力必然比四週的氣壓低,為了清楚表示「氣壓的差異」,因此箭號指向改為「由高壓指向低壓」,箭尾是「較高壓」,指向箭頭的「較低壓」。

上一篇是「拖加在物件上的壓力」,這一篇的是「產生的氣壓差異」,指的不是同一個概念。

通過實驗觀察所得,當攻角(AOA)加大時,總壓力的數值會加大;而壓力中心的位置,會一直向前緣(LE)移動。不過當攻角大於一個數值,翼形就會進入「失速」(Stall)的狀態,壓力中心會急劇後後緣(TE)移動。下文會再詳談。


翼形和升力和阻力 (Airfoil and Lift and Drag)

在系列的第6篇:紊流,阻力,邊界層(Boundary Layer),薯仔介紹了飛機不同種類的阻力;[該文在20210111增加了關於阻力的新內容,之前看過的請再讀一次]

而在上一篇:升力的產生原理(Lift Theories),則介紹了物體是如何產生升力的。

這部分會專門探討翼形所產生的升力和阻力。

翼形的特別形狀,使它們能夠比圖形、方形、多邊形之類的形狀產生更多的升力,以及更少的阻力。不同的形狀,決定了在不同相對速度(𝝂)下,升力和阻力的增幅速率;而翼形的攻角(AOA/α),則決定了升力和阻力的數值大小

為了方便表示上面兩點,工程師們定義了兩個「系數」(Coefficient):

重寫一下算式,升力(L)和阻力(D)可以這樣計算:

L = (1/2) ρ 𝝂2 S CL

D = (1/2) ρ 𝝂2 S CD

注意(1/2) ρ 𝝂2,其實就是「動壓」(Dynamic Pressure),在介紹皮托管時已經詳解過。ρ(讀 rho)是空氣密度,𝝂(同V)是空氣流動的速度(=相對速度),S是機翼的面積,在2D翼形計算時,代入"1″即可。而CL和CD則分別是升力系數(Coefficient of Lift)和阻力系數(Coefficient of Drag)。

取得這兩個系數的方法有兩個:進行風洞(Wind Tunnel)實驗,或者用電腦CFD軟體計算出來。將在不同攻角(α)下得到的升力系數(CL)和阻力系數(CD)製成圖表,就會得出升力曲線(Lift Curve)和阻力曲線(Drag Curve):

上圖是典型的升力曲線,Y軸是「升力系數」(CL),而X軸是攻角(α)。當升力系數大於零,表示機翼產生「正」升力,開始抵消飛機的重量;升力系數等於零的時候(x-intercept),相應的攻角稱作「零升力攻角」(Zero Lift AOA)。如果機翼一直保持零升力攻角,飛機跟一塊磚頭是毫無差別的,因為產生的總升力是零。

在大部份情況下,當攻角在零到約正十數度的範圍內,隨著攻角(α)增加,機翼的升力系數會穩定上升,因此產生的升力也就更多。不過到了一個特定的攻角,機翼卻會進入失速(Stall)的狀態,產生的升力急劇下跌。這個「最大升力攻角」又稱「失速攻角」(Critical AOA),是一個翼形能夠產生最大升力的攻角,相對應的就是「最大升力系數」。

升力系數(CL)隨攻角的增幅(曲線的斜率),以及最大升力攻角的數值,100%取決於翼形的形狀。

上圖是世上其中一種最常見的翼形,"NACA2412″的升力曲線。圖片指出了這個翼形的零升力攻角(Zero Lift AOA)、最大升力攻角(Critical AOA)和最大升力系數。在下文的計算例子中,將詳細演示如何使用這些數字。

一如邊界層一文所述,失速後的氣流為無理可依的亂流(Turbulent),數學無法給出準確和有意義的運算,因此攻角遠遠超過最大升力攻角(Critical AOA)的數據不應用於飛機設計上。上圖紅框內的數據純粹是電腦經過1000次疊代演算(Iteration)後的「最佳估計」(Best Guess)。

跟升力曲線非常相似,「阻力曲線」(Drag Curve)表示了在不同攻角下,翼形的形狀阻力(Pressure/Form Drag)。在機翼失速前,阻力系數(CD)同樣會隨攻角緩緩上升。攻角超過最大升力攻角後,阻力系數則急劇上升,可以在數度內倍增。上圖是為"NACA2412″翼形的阻力曲線。

同樣地,當攻角遠遠超過最大升力攻角(Critical AOA),數據就不應用於飛機設計上。在網上和參考書中找到的升/阻力曲線,一般都不會列出最大升力攻角後約數度的數據。


翼形的升力和阻力計算 (2D Lift and Drag Calculations)

上面的解說可能有點難懂,我們來看看實際例子:

執筆時找了找資料,現實中C172的失速速度(Stall Speed)應該在49-51節左右。一開始薯仔為什麼要用50節做例子呢?薯仔自己也不知道(苦笑)。 ⇐ 計算方法和過程正確就算了


其實除了升力和阻力,翼形還會產生扭距(Moment):

但討論的話,這個系列就是大學4年級程度了。先到此為止吧。

總結全文:

  • 攻角(AOA/α)是相對氣流(RAF)和翼弦之間的夾角
  • 壓力中心(Center of Pressure, Cp)是整個翼面上壓力總和的所在位置
  • 升力系數(Coefficient of Lift)和阻力系數(Coefficient of Drag)用於計算升/阻力的大小
  • 升力曲線(Lift Curve):升力系數和攻角的關係
  • 阻力曲線(Drag Curve):阻力系數和攻角的關係
  • 零升力攻角(Zero Lift AOA):翼形產生的升力為零
  • 失速前,攻角上升,升力↑↑,阻力↑
  • 最大升力攻角(Critical AOA):翼形的最大升力系數,在失速的邊緣
  • 失速後,升力↓↓,阻力↑↑↑↑↑↑

下一篇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翼形,以及探研它們的特點。

Reference:

Transport Canada, Aeroplane Flight Training Manual, 4th ed. Ottawa: Transport Canada, 2004, pp. 4-8

J. D. Anderson, 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, 5th ed. New York, NY: McGraw-Hill Education, 2011.

~完~

空動超入門#8 機翼的橫切面—翼形(Airfoil) 有 “ 2 則迴響 ”

發表留言